在印度政府赠送北京大学泰戈尔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1]
尊敬的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先生阁下和夫人,
尊敬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阁下,
贵宾们和朋友们:
师尊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伟大的爱国者和伟大的贤哲,也是中国伟大的朋友。
中国和印度是邻国,至少在两千余年来一直是好邻居。我们在包括哲学、宗教、艺术乃至自然科学和技术在内的不同领域里不断进行交流,从而使我们两国的文化丰富起来。我认为,这是中印传统友谊的基础。
泰戈尔推进了这一传统友谊。在19世纪末叶,他还是一个青年之时,就撰写文章愤然谴责英帝国主义向中国输送鸦片。1924年,他应邀访问中国。在北京,他受到包括梁启超、胡适、徐志摩、林徽因等在内的知名学者和诗人以及青年学生的热情欢迎。他在不同院校和学术机构发表了演说。梁启超给他取了中国名字竺震旦,他则给徐志摩取了印度名字Susima。这应当被视为他们之间亲密友谊的标志。
除了北京,泰戈尔还访问了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其中包括山东省会济南。那时,我正在济南读中学。我有幸能够目睹这位伟大的诗人。当时,我年仅13,对于诗歌还懂得不多,对于印度就所知更少。然而,我当时就认为,他一定是个伟人。
1937年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中国。泰戈尔写了一些如同利剑怒火一般的诗篇,猛烈抨击残暴的侵略者。同年,他撰写了著名的文章《中国与印度》。1941年,就在他辞世前不久,他撰写了另外一篇著名文章《文明的危机》。他在临终之际仍然惦念着中国的抗日战争。他在1937年的文章中预言,一个伟大的未来正在离我们愈来愈近。我们应当作好准备,以迎接新纪元的到来。
我们应当说,他的预言完全实现了。以上简短的介绍清楚地表明,师尊泰戈尔终其一生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一直与我们同甘共苦。
现在,泰戈尔无论在印度还是在中国都是中印友谊的象征。
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先生阁下推进了这一友谊传统。在你担任印度驻华大使之时,你不愧是一个文化与友谊的伟大使者。今天,你莅临北京大学参加泰戈尔铜像揭幕仪式,你成了使我们两国文化与友谊更其伟大的使者。
我确信,中印友谊将万古长青。
刘建译
2000年5月30日
[1] 本篇原为作者用英文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