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由于偶尔损失一条染色体所引起的性别决定
在雌雄同体的动物当中看不到性别决定机制,也不应该有这种机制,因为所有的个体都完全一样,都有精巢和卵巢。在一种线虫Angiostomum nigrovenosum里,雌雄同体世代同雌雄异体世代互相交替。Boveri和Schleip证明,当雌雄同体世代的生殖细胞成熟时(图135),往往损失两条X染色体(滞留在分裂平面上),因而产生两种精子,一种有五条染色体,另一种有六条染色体。当同一雌虫的卵子成熟时,12条染色体两两接合,形成六条二价染色体(图136)。第一次分裂时,六条进入第一极体,另六条仍留在卵内。卵子内六条染色体分裂,六条子染色体进入第二极体,卵子内留下六条子染色体,其中各有一条X染色体。卵子同六条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发育成雌虫,卵子同五条染色体的精子受精,发育成雄虫。这里,在细胞分裂中的一件偶然事件,造成了性别决定机制。
图135 管口属线虫(Angiostomum nigrovenosum)精细胞的两次成熟分裂(上行示第一次成熟分裂)。第二次分裂时(下行),有一条X染色体滞留在分裂平面上(仿Schleip)
图136 Angiostomum nigrovenosum卵子的两次成熟分裂。卵核内留下六条染色体(仿Schle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