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脑髓高级部分的动力定型
(在哥本哈根第十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宣读,1932年8月24日)
动力定型是刺激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类型中的结果——定型间的冲突——各种位相——和情感的相似性——人类病案举例
从外在世界和机体本身的内在环境中,有无穷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在变化着的刺激作用,不断地进入到大脑半球。其中有一些(方向反射)是我们所研究的——其他则已经知道是具有一种非条件化和条件化的作用的。所有这些刺激作用都会发生、会冲突、会相互反应,最后必然会系统化、均衡化,好像是归结到一种动力的定型。
一种多么巨大的工作!
然而,细密而精确的研究首先要依靠一种较简易化的布置。我们用了一个条件反射的系统,主要是用狗的食物反射来研究这种活动。这个系统包括对各种感受器的、不同强度的一连串阳性刺激,也包括阴性刺激。
因为这些刺激作用都遗留下一些或多或少的痕迹,所以把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加以固定,依照严格确定的次序施用这些刺激,也就是说,用一种外在的定型,才可以很容易而迅速地获致这系统中的刺激的确切而不变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种动力的定型。动力定型的造成是一种不同紧张程度的神经工作,这紧张程度自然一方面是依照刺激系统的复杂性为转移,另一方面又是依照动物的个性和状态为转移的。
我想举一个极端的例子(C.H.屋尔日可夫斯基的实验)。对于一个具有强的神经系统的动物,在一些不同强度的阳性条件刺激和一些阴性条件刺激的定型系统已很好地建立起来以后,就依照下述的特点加入一个新的刺激——这新刺激总是在不同的条件刺激之后施用,在实验的进程中施用四次,只有最后一次有无条件刺激伴随。虽然反射是很快地建立起来了,但动物也变得相当地兴奋起来,在架子上挣扎,撕掉所有的仪器,吠叫;以前的阳性条件刺激失去了作用,结果给予食物也遭到拒绝;这动物很难被带到实验的房间里来。这种扰乱状态继续了整整两三个月,在这期间内狗是不能够解决这问题的;这以后一种定型就表现出来了,前三次施用新的刺激不起阳性作用,而起阴性作用,只有第四次施用才有一种阳性效果,这时动物是完全安静的。
新的动力定型的建立,表示一种巨大的神经负担,只有强的神经系统类型才能够承担得住。
我们的实验继续下去。第一个问题被解决了以后,又给动物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现在新刺激的前三次也都用食物予以强化,也就是说,动物必得把它们从阴性的改成阳性的。在最初几次实验时,动物又兴奋了,但没有那么紧张,时间也比较短,同时新刺激的所有各次施用并不产生同等的阳性效果。这意思是说改造定型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因为是现在给予食物的,所以困难不在对于食物兴奋作用的抑制,像可能在第一个问题当中那样,虽然在那里也只是部分的,困难是在大脑两半球上新动力定型的建立当中。组织作用现在所以进行得比较顺利和容易,是第二个问题远较简单的缘故。自然较简单的条件反射系统,在同一个动物身上是比较容易建立起来的,至少在动物方面没有任何明显的费力的征象。
如果因为心理学家说狗只有联想活动,就不把这个神经工作当做一种心理活动看待,在我看来是奇怪的。
这些只是在强而平衡的神经系统中的情形。在强而不平衡的,在多少是弱的、有病的、疲乏了的、老了的神经系统中,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些狗虽则在有利的情况下,要建立一种动力定型,但从开头就是不可能的:从一个实验到另一个实验,条件刺激的效果都是混乱地发生波动。在这样一种动物身上,只能用两个,而且都是阳性的刺激,来形成一种稳定的反射系统。在实验中要改变旧刺激的次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有时甚至会引起条件反射暂时的完全停止。但是连维持一种已经建立起来的系统也是一种工作,某些狗只是在实验每隔两天或三天中断一次时,也就是说,只在有规律的休息时,才能够担负这种工作;如果实验每天进行,条件反射就会依各种可能的不规则的方式发生变化。
在皮层建立起来的过程的定型,在没有实际的刺激时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寇尔日希可夫斯基、顾巴洛夫、阿斯拉强、斯基平、甘替和其他等人)。下面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我们有了一连串建立好了的条件反射,其中有不同强度的阳性的以及阴性的,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但每天都是不变的,又总是按固定的次序施用的,那么如果我们只应用阳性的当中的一个(最好是一个弱的),就得到下述的结果:这个刺激在实验过程中引起一种与各个刺激的整个系统相应的起伏变化的效果。在新的定型建立之前,旧的定型会坚持一些时候,最后由于单独一个刺激的重复而达到一种单独的效果。但是旧定型的作用一经固定以后,并不会在这里就终止。如果单独一个刺激在几天没有施用之后又重新试验一下,我们就得到旧的定型,而不是新的定型。所以定型有几个分层,并在其间存在着竞争。
还看到过另外一个有趣的事实。如果当在实验中产生了催眠状态的时候(有些狗在单独使用一个刺激时,尤其是这个刺激是弱的时,就时常发生这种情形),那么,用以代替整个原来的系统的、单独施用的一个刺激,会重新引起这个系统的效应来,但却和原来的系统相反:在原来是强刺激的地方,有一种弱的效果,而原来是弱刺激的地方,则有一种强的效果——反常位相。我们以前在催眠状况下使用各种强度的刺激,老早就看到过这种位相了。因此,在上述的实例中,催眠状态和动力定型是结合起来的。
我们有理由设想:大脑两半球中的上述生理过程,相当于我们所主观地称呼的我们自己的情感 ,这具有正的和负的一般形式,并依其各种组合和不同的紧张度而有着无数的色泽和变化。这儿有困难和容易、清爽和疲劳、喜悦和烦恼、快乐、胜利和绝望等情感。我时常这样认为:在习惯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例如失业或亲爱的人死亡时,不用说还有当心理恐慌和信仰粉碎时,所经验到的沮丧的情感,其生理基础大半就是在于旧的动力定型受到改变、受到破坏,而新的定型又难以建立起来。
这种情形若是以高度的紧张延续下去,甚至可以造成忧郁症的后果。我记起了在我学生时代的一个生动的事例。进大学时我和三个中学的同学在我们早年的文学方面的鼓舞者的影响之下选了自然科学系——化学、植物学,等等——这些学科在那个时候主要还是在于把各别的事实贯通起来。我们当中有两位是安于这样做了,第三位呢,他在中学时特别喜欢研究历史,尤其喜欢做关于各种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的书面练习,就逐渐变得愁闷起来,最后变为深度的忧郁,想要自杀。唯有当我们这些同学开始把他弄到法学院去听讲的时候,他的情况才好转起来;最初我们是费了大力气把他弄去的,几乎是强迫着的。这样做过几次以后,他的心情显著地改变了,最后完全正常。于是他转入了法律系,成功地完成学业,在整个一生中都维持正常。他病前和病后的谈话使我们想到我们这个同学在学校工作中已经习惯于很自由地把各别事实联系起来,在自然科学中他也想试着这样去做。但是这些没有贯通起来的事实不断地违反他的意向,不允许他做像他对文学上的材料所能够做的事情。这些重复失败的结果,就引起了一种沮丧的心情和一种忧郁症的病理形式。
我们的狗遇到困难问题时,也就是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动力定型时,不但有一种在报告开始时所述的扰乱状态发生,而且产生了一种慢性的神经病变——一种以后我们能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来解除的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