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在维也纳大学主楼廊道的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雕像
薛定谔和他的母亲乔治妮(1888)。1887年8月12日,薛定谔出生在维也纳埃德堡的阿波斯特尔加斯15号的家中。
薛定谔与外公亚历山大·拜尔(1890)。拜尔是维也纳多种技术研究所普通化学的主席,被人们誉为奥地利化学的铺路石。
1892年,薛定谔和父母、叔叔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中学时代的薛定谔。1898年秋天,薛定谔轻而易举地通过考试进入了高级中学,到1906年中学毕业,他在班里总是独占鳌头。
薛定谔在拉丁学校(1905)。
6岁的薛定谔和艾米丽·拜尔姨妈。薛定谔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从小备受家人宠爱,尤其是他的艾米丽姨妈。
薛定谔读中学时(八年级)的物理练习本封面和其中的手写笔记。
薛定谔的博士论文《潮湿空气中绝缘体表面的导电性》。此项研究工作在1910年的维也纳科学院会议上得到了展示,并发表在科学院的《院刊》上。
玻耳兹曼是薛定谔在维也纳大学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前辈。按科学谱系树,他是薛定谔的祖父辈。
1910年5月20日,薛定谔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图为薛定谔的博士学位证书。
薛定谔的实验物理导师弗朗茨·埃克斯纳。薛定谔的工作几乎涉及了埃克斯纳的所有研究领域,不过通常都是理论问题。
薛定谔的理论物理导师弗里茨·哈泽内尔教授。薛定谔正是受这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大师的影响,才决定一生从事数学物理学工作的。
1914年薛定谔和他所在的骑兵中队在紧邻意大利边界的普勒蒂尔萨特尔。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7月31日,薛定谔应征入伍。
1916年,薛定谔中尉在前线炮兵部队。1915年7月26日,薛定谔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在意大利前线安装一个新的12厘米的海军炮台。同年12月,薛定谔因在一次战斗中表现出色获军中传令嘉奖。
1915年的日记封面和9月27日的日记。日记中薛定谔认为战争还在以一种愚蠢的方式进行着,什么也不能阻止它,真是可怕,并对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是否会结束感到困惑。
弗利切·克劳斯(1913),薛定谔的初恋情人。由于弗利切家庭的反对,最终被迫解除了私订的婚约。
薛定谔和安妮·玛丽娅的结婚合影(1920年3月)。结婚时,薛定谔33岁,安妮23岁,尽管婚后困难重重,但他们始终忍耐着,一生都维系着婚姻关系。
1920年的婚宴。薛定谔和安妮·玛丽娅举行了两次婚礼。一次是在安妮居住的教区的圣列奥波特天主教堂;而4月6日在新教教堂又举行了一次婚礼,这次相比而言更为正式。
薛定谔和女儿鲁思在一起(1946)。薛定谔的妻子安妮没有生育能力,鲁思是他的情人希尔德·马奇于1934年5月30日所生,也是他的第一个女儿。
薛定谔的情人汉西·拜尔-博姆(1933)。薛定谔一生激情充溢,外遇不断,其对象既有其研究助手的妻子,也有他曾辅导过数学的女中学生;既有闻名遐尔的演员和艺术家,也有年轻的政府职员。薛定谔的这种浪漫风流一直持续到年逾花甲,并且有多个非婚生子女。
维也纳大学。1906—1910年,薛定谔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了解了连续介质物理学中的本征值问题,为他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1922年薛定谔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在阿尔卑斯山的阿洛萨疗养了9个月后,困扰他多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症状都消失了。
20世纪20年代的苏黎世大学。1921年7月20日,薛定谔被任命为该校理论物理学教授。此职位是爱因斯坦、德拜、劳厄的继任,受前任辉煌业绩的鼓舞,薛定谔决心取得高水准的物理研究成果。
1925年在苏黎世湖滩(中为薛定谔)。
薛定谔给《物理学年鉴》80卷投稿的手迹。
1926年1月到6月,薛定谔在德国《物理学年鉴》发表了题为《作为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化》的系列杰出论文,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图为79卷上的第一篇文章,图为81卷的第四篇文章。
1928年,薛定谔在英国皇家研究院作了关于波动力学的四次演讲。图为现位于英国伦敦阿尔伯马尔街21号的英国皇家研究院。
1933年,薛定谔成为牛津大学马格达莱学院研究员。同年11月9日,马格达莱学院的校长乔治·戈登告诉薛定谔在《伦敦时报》看到他获诺贝尔奖了。当时校长兴高采烈而又不失幽默地说道:“我觉得你可以相信这件事。《伦敦时报》不会无中生有的。但是我却非常惊讶,因为我以为你早已经获过奖了。”图为1934年薛定谔在牛津。
牛津大学校徽
1933年,薛定谔从瑞典国王Gustav手中接过诺贝尔奖证书。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宁(左一)与三位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狄拉克、海森伯(左二至左四)合影。
薛定谔在格拉茨大学授课(1937)。
1939年,薛定谔在根特的课间闲暇。
皇家爱尔兰科学院成员(右起第四位为薛定谔)
1939年,薛定谔在La Panne海滩。
1939—1956年,薛定谔在三一学院、都柏林大学、都柏林高等研究院讲学和做研究。图为1940年的都柏林,从图中可见爱尔兰银行、三一学院、格林学院。
1950年8月在德国塞费尔德。
1951年在阿尔卑巴赫参加欧洲论坛(右边二人为薛定谔夫妇)。
获得诺贝尔奖的薛定谔于1956年4月1日下午4点回到了故乡维也纳。图为1956年4月10日受到联邦教育部门的接待。
1956年4月13日,薛定谔夫妇在维也纳大学就职演讲后的合影。
薛定谔的葬礼。1961年1月4日18:55分,薛定谔在奥地利的阿尔卑巴赫山村病逝。
薛定谔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