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内抑制在条件反射中的不稳定性(变动性)

(登载于《柏林临床周刊》厄尔利希纪念号,1914年)

内抑制的种类——实验

条件反射的研究可以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抑制作用的。我们区分有三种抑制作用:睡眠 所造成的抑制作用、内 抑制作用和外 抑制作用。这篇报告的题材是内抑制作用的一般特征。

每当一个生理活动建立好了的条件刺激暂时或经常(后者要在确定的条件之下)被重复,而不继之以助其形式的无条件刺激,内抑制便发生。这个内抑制作用,照我们的研究所证实的,有不同的种类:我们区分出消退作用 、延搁作用 、条件抑制作用 和分化抑制作用 。

当我们数次重复一个早先建立好了的条件刺激,而不附加以无条件刺激时,它渐渐地就失去它平时的效力,这不是因为它被毀灭了,而是因为它暂时被抑制了。这个现象是我们最早观察到的现象中的一个,我们称它为条件反射的消退。假若无条件刺激被系统地加到一个先前形成的条件刺激上去,不是在后者开始后立刻给予,而是在数十秒钟或几分钟之后,则条件刺激的作用,即条件反射,便在几十秒钟或竟至几分钟的一段潜伏时期之后发生;因此条件刺激的效力是被延迟,直到平常试用无条件刺激的时候。这也是抑制作用的一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条件反射的延搁 。当一个建立得很好的条件刺激与某种无关的动因相组合时,而假若这种组合,是经常地不伴随以它的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就渐渐地在这个组合中失去它的刺激作用。这也是由内抑制作用所造成的,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把它叫做条件抑制作用 。当任何确定的动因被建立成为一个条件刺激时,那么,所有相似而又有关系的刺激也有差不多同样的效力。但是当所选择的刺激被重复多次时,这些相似的刺激就渐渐变成无效了。这也是一种抑制,我们称它为分化抑制 。

所有这些形式的抑制都可以很容易地被除去,也可以说本身受到抑制。这是在周围环境所发生的新刺激,例如唤起动物方向反应的刺激的影响下产生的。结果是原先被抑制了的反射便恢复了。我们把这样一种现象称做抑制解除作用 。

我们进行条件反射的实验愈多,我们累集的事实亦愈多,我们就有更多的证据指出内抑制的过程是比条件兴奋的过程更不稳定,就是说,在外来刺激的影响之下,内抑制的过程比条件兴奋的过程更容易,并且更快地被压制。这是在条件反射的研究中经常重现的事实。

假如当我的合作者们正在作条件反射工作的时候,我进入房间,那么,条件抑制作用(消退作用、延搁作用,等等)的过程就显著地受到破坏了。但是假若在这个时候试验的是条件刺激作用,它就丝毫不受损失,即或是受损失的话,也只是很轻微的。在我的老实验室房间里,很少有可能观察到条件反射的一种完全正确发展着的消退作用。它时常因已消退了的刺激效力的回复而受阻碍,通常这是由于附加的动因,主要是声音,在动物身上起了作用。

下面未曾预料到的事实以突出的方式干扰进来。我已决定在广大新的听众面前,做两个关于条件反射的主要现象的报告,而且用实验证实我的话。第一个报告是关于条件反射形成的机理,那些以许多不同动因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曾被我成功地表演出来。第二个报告是关于神经系统高级部分的分析活动,我们自然也希望表演分化作用的例子。为了这个目的,我们选择了精确而发展得很好的分化作用,但是它们不能被证实出来。后来发现在实验室中已经被区分了的(抑制了的)而且是绝对无效力的(阴性的)那些刺激,现在有了十足阳性的效力。落到狗身上的新刺激,(由于它在一个拥挤的圆形剧场中的不寻常的环境,等等)是不足以抑制条件反射的,但是这些同样的刺激,第二次起了作用。虽然它们的力量减少了,但已经足以完全压抑邻近刺激的分化作用所依据的内抑制的过程。

在应用于皮肤上的强烈感应电震被做成食物反应的条件刺激的实验中,以延搁作用方式出现的内抑制作用的过程,达到了高度的敏感性(叶罗费叶娃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动物的喂饲总是在电流刺激作用开始之后30秒钟才进行的。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很久的时间内,条件作用的效力是相当大的(以30秒钟之内所流出的唾液来测量),并且很快就开始表现。但是过些时候唾液的分泌就愈来愈少,并且离开条件刺激开始的时候愈来愈远,而移向进食的时候,这就是说,条件反射的延搁作用开始了。在实验的这个阶段可以观察到所有附加的刺激,主要是声音,在喂饲前30秒钟之内,对于条件反射的大小的显著影响,就是说,通过这些刺激条件反射的延搁作用被铲除了,而它的本来大小几乎完全恢复了。若在这个阶段把四周境况 所有的声音,做一个无间断的留声机记录,以便建立声音震动现象和抑制解除作用现象之间的平行 关系,这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这些观察加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是逐渐地走向详细记录环境对于动物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所实现的无间断的全部影响,并且我们这样才愈接近生物的整个活动的科学的决定,在这里也有理由包括人类本身的高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