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居里家族,幼年和早期学习
皮埃尔·居里的父母都是受过良好教育而且很有学识的人,拥有少量财产,属于中资产阶级的下层。他们不常参加时尚的社交活动,仅同自己的亲戚和不多的亲密朋友交往。
欧仁·居里(Eugène Curie),皮埃尔的父亲,是位医生,他的父亲也是医生。他认识的本家族人不多,对自己家族的历史知道得也很少,只知道祖籍在法国阿尔萨斯(Alsatian)[欧仁·居里1827年生在法国米卢斯(Mulhouse)],信奉新教。欧仁·居里的父亲定居在伦敦,但是他却是在巴黎接受教育,在那里学习自然科学和医学,接着又在巴黎博物馆的实验室里当格拉修奈(Gratiollet)先生的助手。
欧仁·居里大夫很有个性,凡是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个子很高,年轻时必定是一位有着一头金发、一双清澈明亮的蓝眼睛的英俊小伙,这即使在他老年也能看得出来。他的那双眼睛总是显出一种天真的神情,和蔼可亲,透出一种睿智。事实也的确如此,欧仁·居里知识非常丰富,酷爱自然科学,一身学者气质。
欧仁·居里最初的愿望是投身科学研究工作,可是,结婚后,接着两个儿子出生,家庭的责任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这种愿望,而以行医为职业。然而,只要财力许可,他仍然会继续自己的实验研究,比如说,研究肺结核的接种预防效果,而当时,人们还不清楚这种疾病是通过细菌传染。对科学的爱好使他养成了喜欢作短途旅游的习惯,考察他的实验所需要的那些植物和动物。这种旅游也使他更加喜爱大自然,倾心于乡村生活。他直到生命结束,始终都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对自己没有能够专门从事科学研究肯定会感到遗憾。
欧仁·居里的行医生涯并不特别突出,但是却显示出他有一种无私无畏的救死扶伤的精神。1848年法国爆发革命时,他还是一名学生,就曾获得过共和国政府授予的一枚勋章,表彰他救助伤员所表现出的“高尚和勇敢的行为”。那一年的2月24日,他被一颗子弹击中,打坏了下颚。不久,霍乱流行,在巴黎市的一个流行区,其他医生都跑了,他为了照料病人,反而在那里住了下来。在巴黎公社时期,他的公寓住所[维西塔生路(rue de la Visitation)]旁边就有一座街垒,他把自己的住房改成诊所,在自己家里救治伤员。由于他热心为平民服务,而且同情革命,他甚至失去了一部分中产阶级病人的光顾。这期间,他受聘于一个儿童健康维护机构,担任了该机构的医务督导员。由于工作需要,他搬到了巴黎郊区居住。在他看来,郊区的环境,比城里更有利于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居里大夫有非常明确的政治信念,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坚决拥护鼓舞着1848年革命者的那些共和主张。他与当时的政治家亨利·布里松 (1) (Henri Brisson)及其团体政见一致,结为朋友。同后者一样,居里大夫也主张思想自由,反对教权主义,他既没有让两个儿子接受基督教洗礼,也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宗教活动。
皮埃尔的母亲克莱尔·德布雷(Claire Depouilly)是巴黎附近皮托(Puteaux)的一位著名制造商的女儿。她的父亲和兄弟在染料和特殊织物的生产方面有许多发明,颇有声望。法国萨瓦(Savoy)地区的这个家庭在1848年的革命中经营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导致破产。命运如此不济,加上居里大夫行医经常不顺,他和他的家庭常常会处于窘境,连生活都发生困难。皮埃尔的母亲虽然是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的,却能镇静地接受生活带给她的动荡,异常地坚定,勤俭持家,倾尽全力设法使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生活得好一些。
皮埃尔的哥哥和他的成长环境尽管并不优裕,也不是无忧无虑,但这个家庭充满了温馨和亲情。皮埃尔·居里在第一次和我谈起他的父母时,曾说他们是“举止优雅的人”。确实如此。居里的父亲稍有一点固执,始终头脑清醒,充满活力。他为人正派,公正无私,实属少见。他从不希望也不知道拉私人关系为自己谋好处,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他非常体贴妻子并深爱孩子,随时准备帮助别人。皮埃尔的母亲长得很秀气,性格活泼。在生育了两个孩子以后她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但总是高高兴兴地操持着这个简单家庭的家务,使家里的一切都显得那样温馨和舒适。
我第一次见到皮埃尔的父母是在索城(Sceaux),他们住在位于萨布隆路[现在的皮埃尔·居里路(rue Pierre Curie)]的一所样式古老的小房子里,被一片葱绿的美丽花园包围着。他们的生活宁静而安详。居里大夫会随时被请去出诊,或者在索城,或者在邻近的其他地方。工作之余,他要么呆在花园里,要么读书。星期天,常有住在近处的亲戚和邻居来玩,最常有的娱乐活动是玩木球和下棋。亨利·布里松已经隐退,时不时也会到这里来看他的老朋友。花园、寓所连同住在这里的主人,全都沉浸在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中。
皮埃尔·居里于1859年5月15日出生在巴黎的居维叶路(rue Cuvier)对面就是植物园的一所房屋中,他的父母当时就住在那里,父亲在巴黎博物馆实验室中工作。他是欧仁·居里大夫的次子,比哥哥雅克小三岁半。长大后,他对自己在巴黎的童年时代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但向我生动地谈起过他对巴黎公社起义那些日子的清晰记忆,谈到在靠近他们家的那个街垒进行的战斗,谈到父亲在家中开设的诊所,谈到他跟随哥哥如何冒险出去搜救受伤的人。
1883年,皮埃尔随父母由巴黎市区搬家到巴黎郊区。从1883年到1892年先是居住在范特莱(Fontenayaux-Roses),后来从1892年到1895年,也就是到我们结婚那年,便住在索城。
皮埃尔的童年完全是在家中度过的,没有上过小学,也没有上过中学。他的早期学习先是由母亲指导,接着再由父亲和哥哥指导。他的哥哥也没有上学校学习过中学的正规课程。皮埃尔的智力特点决定了他无法迅速消化按照预先规定的一套教学程式硬塞给他的知识。他喜欢幻想,不能使自己适应正规学校的那种教育方式。他会跟不上学校的功课,有人认为他反应迟钝,他自己也以为如此,而且常常也这么说。但是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对。在我看来,他在成人之前,必须非常专注地思考一件事情才能得到一个精确的结果,对于他来说,打断自己的思路或者改变自己的思路来适应外部环境是非常困难的。显然,这种人只有因材施教才会在将来有大的发展。然而,公立学校也显然一直未能针对具有这种智力特点的人提供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而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其实要比通常人们偶尔会注意到的多得多。
对于皮埃尔·居里来说,他没有能够成为某所学校的一名优秀学生倒是值得庆幸,他的父母别具慧眼,能够看出他的困难所在,避免了让儿子接受很可能会毁掉他今后发展的那种传统教育。尽管皮埃尔早期得到的指导既不正规,也不完整,但是未曾抑制他智力的自由发展,避免了受到教条、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扭曲。他对父母的这种宽容态度一直心存感激。他能够在一种完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常到乡间去为父亲采集动植物标本,培养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到大自然中去,有时是自己一个人,有时是同一位家人一起,激发了他对大自然的那种热情,一直保持到他生命终结。
同大自然亲密接触,对皮埃尔的成长和后来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生活在城市人造环境和接受传统教育的孩子,很少能够对大自然有真正的了解。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如何观察事物和对观察到的事物如何做出正确说明。他非常熟悉巴黎周围的动物的植物,知道不同季节可以在森林和田野、在小溪和池塘找到什么动物和植物。他特别喜欢那些池塘,那里有许多别处没有的独特植物,空中飞舞着的和水中栖息着青蛙、贝螺、蝾螈、蜻蜓以及其他种种动物。在大自然中,可以不必费力就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获得了极大满足。对于任何一种小动物,他会毫不迟疑地抓在手中进行仔细观察。我们结婚后,常常一起外出散步,如果我不肯接过他递给我的一只青蛙,他会说:“别害怕,你看它多可爱啊!”散步时,他还喜欢顺便采摘几束野花带回家。
在这种环境下,他的博物学知识得到迅速增长。同时,他也掌握了数学的基本知识。不过,他在文科方面的学习却被忽略了,他基本上只是通过泛读来获得文学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幸好他的父亲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收藏有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许多书籍。他爱好读书,而且有很高的品味,能够影响他的儿子。
大约在14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令皮埃尔非常高兴的、对他的教育来说极其重要的事情,父母为他聘请了一位非常杰出的老师A.巴齐耶(A.Bazille)先生来教他初等和高等数学。这位老师颇欣赏他的年幼学生,非常喜欢他,以极大的热情来指导他的功课。他甚至还帮助皮埃尔提高了拉丁文水平,而皮埃尔以前在这门功课上是很差的。在这个过程中,皮埃尔同他老师的儿子艾伯特·巴齐耶(Albert Bazille)成了好朋友。
我敢肯定,巴齐耶老师的教学对皮埃尔的心智的影响非常大,启发了他的潜力,也使他对于自己的能力有了自信,还认识到了自己在科学方面的优势。在数学方面他也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天赋,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不一般的几何思维和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巴齐耶老师的指导下,他的学习热情很高,进步也非常快。他一生从没有忘记过这位恩师对他的恩情。
皮埃尔曾经告诉过我一件事,可以说明他在成年以后仍然不能循规蹈矩地按照一种固定的程式学习,而那时他已经在开始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当时,他对行列式理论(the theroy of determinants)产生了浓厚兴趣,而那不过是他刚掌握的一种理论,他马上就推广到三维搞出一个类似的概念,并着手探讨这些“立方体行列式”(cubical determinants)的性质和应用。不用说,以他当时的年龄和知识积累,定下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显然超过了他的能力。不过,他有这种想法,表明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明创造欲望。
几年后,他一度又迷住了对称性问题,整天冥思苦想。他向自己提出问题:“能不能找到一种求解任何一种方程的通用方法?任何问题都是一个对称性问题。”他那时不知道已经有伽罗瓦(Galois)发明的群论攻克了这个难题。不过,他后来得知对称性在几何上应用于求解五次方程的结果也非常高兴。
多亏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取得的迅速进步,皮埃尔在16岁时就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这样,他就通过了对他而言是正规教育的一道最大的难关。那以后,他要为自己的将来所关心的唯一事情就是按喜好选择一个科学领域,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获取知识。
————————————————————
(1) 法国政治家(1835—1912),在巴黎获法学士学位后加入反对拿破仑三世的行列。1885—1886年和1898年两次出任法国总理。——校者注